[1].詹锳. 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[M]. 天津: 百花文艺出版社, 1996.
[2].詹锳. 文心雕龙义证[M]. 上海: 上海古籍出版社, 1989.
[3].詹锳. 《文心雕龙》板本叙录[M]//詹锳全集. 石家庄: 河北教育出版社, 2016.
[4].傅增湘. 序言[M]//张元济. 校史随笔. 上海: 上海古籍出版社, 1998.
[5].胡适. 元典章校补释例·序[M]//陈垣. 校勘学释例. 北京: 中华书局, 2016.
[6].葛景春. 詹锳先生与二十世纪李白研究[M]//葛景春. 李白研究管窥. 保定: 河北大学出版社, 2002.
[7].詹锳. 序言[M]//李白诗论丛. 北京: 人民文学出版社, 1984.
[8].周勋初. 李白研究百年回眸[M]//陈平原. 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. 武汉: 湖北教育出版社, 2003.
[9].松浦友久. 李白研究的划时代成果——《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》评述[J]. 宋红, 译.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, 1998(9): 5-8.
[10].詹锳. 李太白诗集严羽评点辨伪[J]. 河北师范学院学报, 1988(4): 119-125.
[11].陈垣. 校勘学释例[M]. 北京: 中华书局, 2016.
[12].范摅. 云溪友议[M]//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. 上海: 上海古籍出版社, 2000.
[13].詹锳. 谈李白《南陵别儿童入京》[J]. 文史知识, 1987(12): 102.
[14].王世懋. 艺圃撷余[M]//何文焕. 历代诗话[M]. 北京: 中华书局, 1981.
[15].沈德潜. 说诗晬语[M]. 霍松林, 校注. 北京: 人民文学出版社, 1979.
[16].詹锳. 李白诗文系年[M]. 北京: 人民文学出版社, 1984.
[17].詹锳. 古典文学研究杂谈[J]. 文史知识, 1988(10): 4-5, 7.
[18].李珍华, 傅璇琮. 河岳英灵集研究[M]. 北京: 中华书局, 1992.
[19].杨雄. 敦煌写本李白诗刍议[J]. 敦煌研究, 1986(1): 56-76.
[20].李瀷. 星湖僿说[M]//邝健行, 陈永明, 吴淑钿, 选编. 韩国诗话中论中国诗资料选粹. 北京: 中华书局, 2002.
[21].葛兆光. 预流的学问: 重返学术史看陈寅恪的意义[J]. 文史哲, 2015(5): 6-17.
[22].陈寅恪. 陈垣敦煌劫余录序[M]//金明馆丛稿二编. 北京: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 2001 .
[23].王永兴. 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[M]. 北京: 北京大学出版社, 1998.
[24].Learning Ancient Sages but not Confined to the Ancients, Learning Western Knowledge but not Forgetting the Roots: the Textual Bibliography and Criticism Thoughts of Zhan Ying in the Complete Works of Li Bai